長沙市政府門戶網站

長沙晚報首席記者 嶽霞 通訊員 張璞 實習生 喻萍

讓孩子報名參加培訓機構組織的考試就能升入理想的初中學校?昨日上午10時,長沙市召開民辦初中規范招生發佈會,城區14所民辦初中學校聯合發佈規范招生聲明。長沙今年將強力推進無證辦學和違規辦學專項治理,年內有望出臺民辦培訓機構監管辦法和民辦初中招生新規定。這是長沙市繼2017年11月在民辦培訓學校(機構)違規組織選拔性考試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提出“六條禁令”和“八條約定”後,再次重拳出擊,對熱火朝天的小升初選拔性考試喊停!長沙市教育局特別提醒廣大學生傢長保持理性,切勿被無證培訓機構或社會人員辦的“占坑班”給坑瞭。

A 亂象

培訓機構推“占坑班”吸金

“占坑”是指初中學校自辦或與社會培訓機構合作開辦小學生學科培訓,並通過考試選拔和預錄優秀小學畢業生的違規行為。“你傢報‘占坑班’瞭嗎,報瞭幾個班?”這是目前六年級傢長之間聊天最熱門的話題。在不少傢長看來,似乎多報幾個班,多幾次考試機會,考取名校的幾率更大。

“考試一兩千人,每人交考試費200元至500元不等,考試結果石沉大海,到培訓機構打聽,人傢說考上瞭才會通知你!”孩子正讀六年級的傢長張先生表示,這明明就是把孩子和傢長當“唐僧肉”,可是,為瞭能拿到名初中入場券,不得不盡量多地報“占坑班”參加考試,直到被錄取,也就是傢長口中的“上岸”。

不僅是各個機構號稱的小升初選拔考試,還有一些競賽考試,因為被機構宣傳“拿到一等獎能直接就讀實驗班”,也被傢長們趨之若鶩。

有傢長表示,到目前為止已經帶孩子考瞭7場,有時候一個周末要趕兩場考試,“孩子辛苦,傢長更無奈。”

B 質疑

到底能不能杜絕?傢長抱懷疑態台灣電動床

“我崽昨天還去一所學校考瞭,隻是沒考上。”昨日,傢長李先生帶著質疑告訴記者。

民辦初中學校與民辦培訓機構聯合組織小升初考試,是這些年來非常突出的問題,盡管教育部門做瞭一些工作,但效果並不理想,被動應對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變。

之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長沙市教育局民辦教育處處長劉凱希分析,原因之一是查處一直找不到突破口。在潛在的選拔制度下,民辦培訓機構“培優”迎合瞭名校招生的“擇優”需求,自然形成瞭產業鏈。

他介紹,面對各種投訴舉報,教育局組織過多次突擊檢查,問題是舉報者不能或不願意提供證據資料,培訓機構培訓或考試的目的是檢測效果還是選拔生源難以準確界定,民辦學校也不會承認自己和機構的默契,因此往往查無實據,不瞭瞭之。

從去年11月開始,長沙市教育局發力,對小升初選拔性考試進行遏制,今年將繼續強力推出系列配套政策,旨在根本性解決這一難題。

C 聲明

14所學校聯合發佈聲明“規范招生”

昨日,14所學校發佈聯合聲明,旨在告知傢長民辦初中學校將嚴格按照市教育局有關規定,自行組織招生工作,不提前啟動招生,不委托他人招生,不收取考試費用,凡培訓機構或社會人員以為民辦初中推薦生源為名組織選拔性考試、收取考試費等行為,均與民辦初中學校無關,所聲稱的預錄結果不予認可。

這14所學校包括湖南廣益實驗中學、長沙市培粹實驗中學、長沙市中雅培粹學校、長沙市明達中學、長沙中加學校初中部、長沙市湘一立信實驗學校、長沙市怡雅中學、長沙市嶽麓區郡維學校、長沙市嶽麓區博才培聖學校、長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長沙市雨花區金海中學、湖南長沙同升湖實驗學校、長沙高新區思沁學校、長沙市湘郡未來實驗學校。

長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長沙市湘一立信實驗學校校長武建謀在發言時表態:“規范不是一種約束,規范是為瞭更好地發展。我們將嚴格自覺地遵守規范招生聲明,以積極的態度營造民辦教育更好的生態。”

長沙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肖碧芳介紹,對民辦學校目前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已有的調查報告可以總結出五個方面:提前招生;個別學校與培訓機構有一定聯系;成建制招收初三插班生;發佈不實招生消息;超進度教學。對於現存的問題,肖碧芳強調各民辦初中學校要嚴格按照相關法規政策組織招生工作。

長沙市教育局黨委委員、機關黨委書記胡慎信表示,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中有四點: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政策引導、依法管理。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規范招生治理無證違規辦學上,沒有體制內外之分,無論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目標都應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以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D 整治

出臺措施治理無證違規培訓機構

針對無證和違規辦學的亂象,自去年以來,市教育局部署和開展瞭民辦學校違規組織選拔性考試專項治理,城區民辦初中和部分培訓學校分別向教育部門作出瞭規范招生的書面承諾。

2018年對無證違規培訓機構和行為的治理,長沙市教育局確定瞭三個方面的措施,一是成立專項治理辦;二是制定相關的政策,按教育部部署目前已經制定瞭長沙市治理無證辦學和違規辦學的方案,將等待進一步的核查審批;三是將無證和違規辦學納入區縣市政府的績效考核,無證辦學歸政府治理,現有學校違規辦學按學校隸屬關系由教育部門牽頭治理。

“不加強對亂象的治理,就辦不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教育就沒有前景可言。”長沙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盧鴻鳴表示,民辦教育存在的招生培訓亂象損害瞭群眾的獲得感,培訓泛濫、加快教學進度等讓孩子傢長身心俱疲,搶跑更是違背教育規律,損害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治理制度、措施每一項都會落實,收到的舉報投訴每一件都會查實,決不會有任何‘操作空間’,決不是走過場的‘一陣風’。”

防“占台灣電動床坑班”挖坑 需落實陽光招生

袁雲才

近幾年,長沙公辦初中基本杜絕擇校現象之後,一些社會培訓機構便將目光盯上瞭民辦初中,辦起瞭所謂的“占坑班”斂財。其實,這樣的“占坑班”反倒是給學生傢長挖坑,徒然增加他們內心的焦慮,耗費他們的錢財和精力。此次城區14所民辦初中學校聯合發佈規范招生聲明,一方面是一種公開承諾,另一方面則是明確告知市民:學校本無“坑”,別被忽悠瞭。

令人反思的是,一些培訓機構挖的“坑”,為何偏有那麼多傢長爭著往裡跳?想來,恐怕主要還是思維慣性使然。過去的花錢擇校現象,使得一些傢長依然存在焦慮心理,對於“占坑”的說法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就要求我們的陽光招生政策必須進一步嚴格落實到位,要堵塞每一個可能出現的漏洞,不給擇校傢長和掮客任何可乘之機,徹底斷瞭他們走“後門”的念想。另一方面,對於無證辦學和違規辦學現象,要繼續予以重拳打擊。尤其是對那些利用“占坑班”來騙錢、惑眾的無證培訓機構,要依法取締並予嚴懲。

而對於廣大學生傢長來說,不輕信、不盲從是我們避免被忽悠的法寶。無論是從防騙的角度考慮,還是從素質教育的立場衡量,我們都不應把孩子送進“占坑班”。須知,給孩子一個輕松、快樂的成長環境,正是實行陽光招生政策的初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llfl531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